二初中劳动教育周实施方案
主题“劳动创造美,实践育成长”
1、活动目标
1.掌握35项实用劳动技能(如烹饪、种植、简单维修等)
2.理解劳动价值,培养吃苦耐劳、团队协作精神
3.链接学科知识,促进“做中学、学中做”
二、时间安排
建议时长:5天(可结合校情调整为3天集中+2天分散)
三、每日主题与活动设计
第一天:劳动启航日
上午:
开幕式:劳模讲座/技能展示(邀请工匠、厨师、园艺师等现场演示)
主题班会:《我身边的劳动者》故事分享
下午:
技能摸底挑战:分组完成校园清洁、桌椅维修、盆栽移栽等任务卡
发布《劳动周任务手册》(含个人与团队任务)
第二天:生活技能日
主题活动:
校园厨房争霸赛:小组合作完成2菜1汤(食材处理、烹饪、摆盘全流程)
家庭实验室:学习换灯泡、修拉链、手机贴膜等生活技巧
学科融合:
数学组:计算菜谱成本与营养配比
生物组:发酵食品制作(酸奶/泡菜)
第三天:生产实践日
职业体验工坊(轮岗制):
选项1:校园快递站分拣与配送
选项2:木工坊制作笔筒/书架
选项3:微农场种植与滴灌系统搭建
课后任务:
采访父母职业,制作《职业劳动说明书》
第四天:公益创新日
社区行动:
低年级:校园垃圾分类游戏设计
高年级:走进社区开展“银龄课堂”(教老人使用智能设备)
创意劳动:
旧物改造大赛(用废塑料瓶、纸箱设计实用物品)
第五天:成果展示日
劳动博览会:
展区1:技能展示(现场烹饪、插花、电路组装等)
展区2:成果展览(摄影集、劳动日记、手工作品)
闭幕式:
颁奖典礼(设立“最佳工匠奖”“服务之星”等)
集体朗诵《劳动者赞歌》
四、特色活动建议
1.劳动盲盒挑战:随机抽取任务(如“10分钟叠50件校服”“用自然材料搭鸟窝”)
2.校园劳动地图:小组合作绘制校园劳动优化方案(如节水标识设计)
3.劳动+美育:用落叶/秸秆制作艺术画,布置“劳动艺术长廊”
五、保障与评价
1.安全预案:
工具使用前培训,危险操作由教师示范
配备急救包,明确各区域安全责任人
2.评价方式:
过程性评价:《劳动日志》记录+小组互评
成果评价:作品评分+技能认证勋章
3.宣传延伸:
制作劳动周纪录片,推送至家校平台
发起“21天家庭劳动打卡”延续活动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